查看原文
其他

解惑丨“失火”为什么要说“走水”?

语标 2023-07-1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文字报 Author 潘安

“走水”一词,字面意思是“流水”(如“渠道走水通畅”)、“漏水”(如“房顶走水了”)等。不过,它还有与字面含意相反的意思。
如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写道:
丫鬟回说:“南院马棚里走了水,不相干,已经救下去了。”贾母最胆小的,听了这个话,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,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。
当代作家端木蕻良《曹雪芹》中写道:
门口摆着水桶、挠钩、云梯和水枪之类,以防万一“走水”,好来鸣锣救火。
这两个例子里的“走水”,都是“着火”“起火”“失火”的意思。
为什么“走水”有“失火”的意思呢?
我国古代民间对灾祸、恶疾、死亡等很多时候忌讳直言,存在大量的语言避讳现象。
一是避尊,如避秦始皇嬴政之讳而改“正月”为“端月”;
二是避俗,如将“大小便”称为“解手”“洗手”“更衣”“出恭”等;
三是避凶,如将“死”称为“老了”“走了”等。
古人将“火灾”视为“凶”,面对“失火”还连连大呼“火起”,“火”上加“火”不妥,且容易引发慌张。如林嗣环《虞初新志》中描写口技的片段:
忽一人大呼“火起”,夫起大呼,妇亦起大呼,两儿齐哭,俄而百千人大呼,百千儿哭,百千犬吠。
直接传播失火的消息,容易使人惊慌而造成混乱,贻误灭火的最佳时机。如高喊“走水”,不仅讨个口彩,其字面意思也可以消除慌张。大家听到呼叫,第一反应就是“锅碗瓢盆齐装水”,以水灭火。



“走水”的这一用法,在一些古装剧中时有出现,如今也还有长者将“失火”说成“走水”。当代作家罗有高特意撰写《走水》一文予以记录(见其散文集《飘在水上的花》)。
笔者认为,表示“失火”意思的“走水”一词,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语言智慧。 
(改编自《语言文字报》2021年10月27日文章《“走水”为何有“失火”义》;作者: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/潘安;图片来自网络)




往期推荐

科普 | 身份证上的“Ⅹ”到底怎么读?
西夏王朝:我书写了历史,用没人看得懂的文字
解惑丨被人喊“美女”“帅哥”,心中为何波澜不惊?
从凡尔赛到高情商——有趣的语言现象
AI续写名著成爆款 我们该为此忧虑吗





本期责编:迟早早
语标 YuBiao

扫码关注

你的语言风向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